范希尔理论的发展、内核与教育启示
倪筱妤;徐文彬;范希尔理论是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由范希尔夫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展的几何教学实验中建构的几何思维水平模型和几何连续学习阶段,是用以指导几何课程和教学设计的重要理论之一,先后经荷兰、苏联、美国等国家的重视,逐渐应用至世界范围内,涉及数学课程、教学和测评等多个方面.通过梳理已有范希尔理论研究文献,回顾理论的发展历程,提炼理论内核,剖析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深层思想和规律,并由此提出对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学生数学理解层级的编码与特征分析
余瑶;张春莉;数学理解包括原有理解、表象理解、形式化理解、结构化理解和创造性理解五个层级.本研究结合《数据的表示与分析》单元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确定学生数学理解层级的单元课例特征表现,分析每节课的师生理解层级编码内容,将编码绘制成图,根据编码图找到学生数学理解路径.研究发现,学生数学理解发展是一个往返折回的过程,要重点研究学生数学理解中的折回和增厚现象;活动与表达是学生数学理解的重要特征,要充分发挥两者互促作用;可以通过理解集聚现象找到学生数学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学会借助不同干预手段解决学生理解困难点.
数学学习韧性培养:应有之义与实然之举
王语峤;数学学习韧性培养是数学教育育人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必然要求,更是数学深度学习的必然要求.而现实的数学学习缺失数学学习韧性培养的意识与策略,需要在数学学习的着力点处培养,加强数学学习心理韧性建设;在数学学习的关键期处培养,加强数学学习情境韧性建设;在数学学习的核心区处培养,加强数学学习人文韧性建设;在数学学习的拓展域处培养,加强数学学习组织韧性建设.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为例
陈杰;敖恩;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教学是突破传统“教-评”“学-评”脱节的有效尝试,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单元为例,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视角设计单元教学方案,其教学实施路径包括目标导向、问题驱动和评价嵌入的教学活动,旨在有效解决教学目标与评价任务的协同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为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实践参考.
整体教学观下开展单元起始课的实践研究——以幂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单元起始课为例
朱敏慧;整体教学观下开展单元起始课的研究是撬动数学课堂转型,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抓手.单元起始课教学设计可分为三大阶段、七个步骤.以幂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单元起始课为案例,探索整体教学观下如何实现单元起始课的引领作用和价值.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对数模块教学探索
俞昕;刘雨璐;将常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开发为项目化学习是将数学项目化学习日常化的尝试,以“对数表的发明和使用”为主线,将对数模块开发为项目化学习,数学史和模块教学融合并进,探讨数学项目化学习选题、操作与评价的具体实施策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与创新意识.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0